![]() |
搜索: |
臍中療法屬中醫外治法之一種,簡稱臍療或臍療法。是以臍(即神闕穴)處用藥或刺激部位,以激發經氣,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調節人體陰陽與臟腑功能,指將藥物做成適當劑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于臍部,或在臍部給以某些物理刺激(如艾灸、針刺、熱熨、拔罐等)以激發經氣,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調節人體陰陽與臟腑功能,從而防治全身疾病的一種方法。應用于170多種疾病具有簡、便、驗、廉、捷等特點。
臍療的功用及適應證:
1.回陽蘇厥,息風固脫
張介賓曰:臍“雖至陰之地,而實元陽之宅。”人有陽氣則生,無陽氣則死,故灸臍部對虛脫、昏厥、中風昏迷等急癥,每有回陽救急之功。一般多用隔鹽灸臍法。
2.健脾和胃,升清降濁
臍居中焦,位于大腹中央,為經絡和氣化的總樞,臍療可增強脾胃的機能,使清陽得升,濁陰下降,故臨床上對胃痛、痞滿、嘔吐、泄瀉、痢疾、納呆等病癥有較好療效。
3.調理沖任,溫補下元
臍通任、督、沖、帶四脈,沖為血海,任主胞胎,沖任督帶與生殖及婦女的經、帶、胎、產息息相關,故臍療在臨床上可用于遺精、陽痿、早泄及婦女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滑胎、不孕等病患。
4.通調三焦,利水消腫
三焦為水火氣機必通之道,臍居中主樞,可轉運陰陽之氣,激發三焦的氣化功能。臨床上可治療小便不通、腹水、水腫、黃疸等病癥
5.通經活絡,理氣和血
臍通全身經脈,臍療可使全身經絡通暢、氣血調和。臨床上可治療痹癥及諸痛癥。
6、斂汗安神,固精止帶
臍療能收斂人體的精、氣、神、津。臨床上常用于治療自汗、盜汗、遺精、滑精、驚悸、失眠、帶下等。
7、扶正祛邪,養生延年
臍為先天之命蒂,又為后天之氣舍,具補脾腎、益精氣之功,為保健要穴。臍療可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有祛病保健,益壽延年之功。臨床上可用于虛勞諸疾和預防保健。
湘ICP備17004659號-1
Copyright ? 2019 郴州市中醫醫院 .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RCK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建議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