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搜索: |
“靜”益求精 ——超導下PICC置管術,為化療患者建立“安全靜脈通道”
湖南省郴州市中醫醫院 2021-01-22 16:08 發表于湖南
郴州市中醫醫院腫瘤科自2019年開展超導下PICC置管術以來已成功實施多例,技術操作成熟。
此項技術不僅可以避免化療藥物外滲影響某些持續泵入的化療藥的藥效,更主要的是可以減輕穿刺對血管的傷害,能有效保護上肢靜脈,減少靜脈炎的發生,減輕患者的疼痛,提高化療患者的生活質量。
超導下PICC穿刺
簡單來說,經外周靜脈植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是為需要中長期的靜脈輸液治療的患者準備的一項技術,它將一根細細柔軟可彎曲的導管從人的肘部或上臂的靜脈置入,最終達到心臟附近的大血管。
而超聲引導下PICC穿刺可以直觀地顯示血管解剖結構,并具有實時引導全程可見的特點,打破了常規穿刺方法創傷大、血管穿刺條件受限制、穿刺成功率低的弊端,更大程度地發揮了其創傷小、穿刺時間短、成功率高、并發癥低的優勢。
“超導下PICC置管術”適用于:
1、需要長期靜脈輸液的患者;
2、缺乏外周靜脈通路傾向的患者;
3、輸注化療用藥等刺激性藥物的患者;
4、需要輸注胃腸外營養液、脂肪乳、甘露醇等高滲性液體的患者。
該項技術尤其為化療患者、晚期惡性腫瘤患者、老年患者等血管條件差的患者及長期使用血管刺激性藥物的患者、常規穿刺無法實施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保障。不僅能減輕穿刺患者的痛苦,同時也能為護理人員提供一種安全有效的輸液途徑。
相對于常規穿刺而言,超導下PICC穿刺術主要具有以下優勢:
1、穿刺部位的改變(由肘窩上移到上臂,這樣一個小小的部位改變,減少了肢體活動對導管的摩擦和牽拉,減少了導管受牽拉在血管內移動對血管壁的刺激,從而減少減少了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減少了血管相關性感染和血栓并發癥的發生。同時也減輕了過去在肘部彎曲部位置管時患者的不適感,對長期的導管固定非常有利);
2、解決了血管條件差患者的難題,擴大PICC適用范圍,使肥胖、水腫、反復治療、血管條件很差、血管過細的病人也有機會選擇PICC ;
3、使用血管超聲技術能使操作者很清楚的觀察到血管的狀態,減少組織損傷,提高一針穿刺成功率;
4、置管后超聲檢查,置管后用血管超聲能及時檢查頸內、頸外靜脈看有無導管,如果發現導管移位到頸靜脈,可在X光下及時調整成功。
“超導下PICC置管技術”標志著我院靜脈輸液專業技術再上新臺階,進一步提升了護理技術,為穿刺困難的患者提供了一條便捷、安全的靜脈輸液途徑,提高了患者的舒適性和滿意度,滿足了患者對健康生活質量的需求。
湘ICP備17004659號-1
Copyright ? 2019 郴州市中醫醫院 .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RCK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建議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