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搜索: |
感冒是感受風邪或時行疫毒,導致肺衛功能失調,以鼻塞、流涕、噴嚏、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外感疾病。四季均可發生,尤以冬春季節為多。
日常中醫理療妙招有:
1.按摩:鼻塞流涕者按摩迎香穴,或加用熱毛巾敷鼻;頭痛者按摩印堂、百會、太陽等穴。
2.艾灸:迎香、曲池、大椎穴,適用于汗出不暢者。
3.刮痧:頸部、兩側夾脊、背部、胸肋處、肘窩、胭窩等處,適用于外感暑濕兼發熱頭身困重者。
4.耳穴貼壓:取腎上腺、內分泌、腎、肺等穴,適用于體質虛弱者。
5.其他;高熱者可溫水擦浴、冰敷等,但風寒感冒高熱無汗者不可用,以防毛竅閉塞而邪無出路。咳嗽痰多者可霧化吸人、背部叩擊等。
健康教育指導:
1.生活起居:定時開窗通風但避免直接吹風;起居有常,勞逸結合,多做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多曬太陽,加強鍛煉,可選用太極拳、八段錦、快走等運動方式,增強御邪能力。
2.隨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注意冷暖調攝,切忌貪涼,避免汗出當風。體質弱易感冒者,注意自身防護,可根據體質情況從夏天開始進行耐寒鍛煉,如冷水洗面、洗澡。亦可經常搓臉、搓鼻,以加快面部血液循環,增強御寒能力。感冒流行期,盡量少去公共場所,外出時戴口罩。亦可服用板藍根顆粒,以預防感冒。
3.飲食宜清淡、含豐富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忌煙酒。風寒感冒者宜熱食,多喝熱稀粥或生姜紅糖茶,可用胡椒粉等辛味發散調味品散寒,忌生冷、油膩食品。
4.藥物治療后癥狀不緩解或出現耳鳴、耳痛、外耳道流膿等中耳炎癥狀,或在恢復期出現胸悶、眼瞼浮腫、心悸、關節疼痛等,應及時就診。
湘ICP備17004659號-1
Copyright ? 2019 郴州市中醫醫院 .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RCK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建議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