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搜索: |
春天萬物復蘇,這時人們卻經常感到困倦乏力,表現出“春困”現象;且春季多風,而風邪是春季疾病外感因素的主要因素,“春氣通肝”,此時,可適當飲食扶陽御風、疏肝升陽類的藥食以助宣發陽氣,促進體內陽氣生發,消除積聚在人體內的冬季寒邪,緩解“春困”,抵御風邪。
藥膳養生
養肝疏肝茶
春季萬物復蘇,欣欣向榮,肝氣逐漸旺盛,春季與肝臟相應,肝主疏泄,喜條達而惡抑郁。因此春季養生應注重疏肝理氣、養肝護肝。可以選用陳皮、佛手柑、決明子等泡茶。這里推薦一個玫瑰枸杞茶。
配料:玫瑰花6朵,枸杞子15克。
做法:玫瑰花、枸杞子加入溫開水中浸泡,待香氣溢出即可飲用。
功效:枸杞可以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玫瑰花具有疏肝解郁、活血散瘀、調經止痛的功效,并且香氣濃郁,口感清爽。二者合用既能養肝又能疏肝,還可改善眼睛干澀、女性月經不調,乳房脹痛等。
健脾護胃粥
從五行方面而論,肝屬木,木過旺則克土,土對應的則是脾胃,肝氣借助春天之勢呈升發之態,如肝氣疏理不當,則易損傷脾胃,因此養肝的同時還應注意固護脾胃之氣,以免脾胃受損。那么如何滋腎益肝、健脾補肺呢?建議減少酸性食物的攝入,適當增加一些味甘的食物。
配料:山藥200克、枸杞15克、小米100克、姜、食鹽適量。
做法:山藥洗凈,去皮切塊。小米先泡半小時,然后入鍋煮開,改小火,加入枸杞、山藥一起熬煮30分鐘。最后加點姜絲、鹽調味即可。
功效:滋腎益肝、健脾補肺。枸杞養肝,小米健脾,山藥健脾補肺。
溫補陽氣湯
中醫養生講究春夏宜養陽。春季陽氣始生,此時借助自然界陽氣漸漲之勢,溫補自身的陽氣,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適當食用溫性食物,如核桃仁、生姜、韭菜等,有助于溫補陽氣,驅散寒氣。為大家推薦一個杜仲豬蹄湯。
配料:杜仲30克,豬蹄1只,生姜5片,甘草6克。
做法:將豬蹄洗凈汆水后放入鍋中,加入杜仲、生姜、甘草,適量溫水,適量鹽調味。大火燒開后,改小火煲2小時。
功效:杜仲性溫味甘,補肝腎,生姜溫胃散寒,甘草益氣補中。該湯還有助于緩解腰膝酸軟等癥狀。
溫馨提示
春季飲食還應當注意要清淡、營養均衡,多食用應季蔬菜、新鮮蔬菜,少食辛辣、油膩之物。
指導專家
陳偉容
副主任醫師
碩士研究生
畢業于湖南中醫藥大學,在內科、ICU從事心血管、急危重癥工作10余年。擅長內分泌疾病(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的中西醫綜合治療。
坐診時間:星期四下午
坐診地點:郴州市中醫醫院門診三樓經典科一診室
內一(經典)科簡介
內一(經典)科是湖南省內首家中醫經典臨床醫療科室,是國家級重點專科建設培育項目,科室以《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中醫經典理論為學術指導思想,融匯各名中醫經驗救治各種急危重癥、疑難雜癥和慢性疾病。
科室與廣東省中醫院中醫經典臨床應用研究基地(全國第一家中醫經典科)建立專科聯盟。突破專科病種限制,回歸經典中醫原貌,以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和內分泌代謝疾病為主攻方向,兼顧其他專科疾病及疑難雜癥,主要收治病種包括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病、冠心病、肺心病、心肌病、慢性咳嗽、支氣管哮喘、肺部感染、失眠、慢性腹瀉、便秘、頸腰腿痛、痛風、風濕免疫類疾病等。
科室理念:中醫為主,西為中用,傳承經典,守護健康。
特色醫療
科室主要運用經典中醫理論、全國名醫大師經驗為指導,以中醫手段為主導,積極開展中醫傳統特色外治法(常規針法、火針、頭針、平衡針、穴位貼敷、中藥膏方、中藥封包、藥熨火龍灸、臍灸、隔物灸、李氏虎符銅砭刮痧、藥物罐、平衡罐、耳穴壓豆、耳穴刮痧等);科室配有心電監護、無創呼吸機、除顫儀等現代醫學救治設備。科室運用經方和中醫特色外治法,同時結合現代醫學治療手段,體現了中西醫結合治療疾病的優勢。
內一科(經典科)門診排班表
點擊圖片查看
科室地址:門診四樓名醫館八診室,門診三樓內科五診室,住院部7樓
咨詢電話:0735-2287187
供稿:內一(經典)科符靜瑜
編輯:張夙敏
一審:肖玲
二審:唐罡、唐曉濤
終審:何平
湘ICP備17004659號-1
Copyright ? 2019 郴州市中醫醫院 .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RCK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違者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建議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